系統的質量檢測,。 形成了循環的質量保證體系
人們對災害的認識,經歷了一個“去自然化"的過程。在這個過程中,人們逐漸認識到,地震、暴雨、颶風等自然災害僅僅是催化劑和觸發器,它們終的為害程度受到社會內生的應災能力的影響。因此,災害本質上是一種社會現象——自然災害本身的破壞力并不是重要的,它發生在什么地方以及發生地是否有較強的災害應對能力,才更為重要。 城市是人口和經濟活動高度聚集的區域,災害發生在城市時,對人類社會正常的生產、生活的影響會更大。因此,城鎮化在帶來人口聚集和經濟聚集的同時,也帶來了災害風險聚集——當災害發生在城市時,將造成更為嚴重的損失。城市應災能力建設是各國城鎮化過程中都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。 我國現在并將在今后較長一段時間內處在快速城鎮化的進程中,人口和經濟向城市,特別是向巨型城市、城市群、城市帶聚集將是我國未來經濟社會的基本特征。這給我國城市應災能力建設帶來了嚴峻的挑戰。研究顯示,我國80%以上的城市受到氣象、海洋、洪水和地震等災害的嚴重威脅。以水災為例,僅在2011年6~7月間,武漢、北京、長沙、揚州、成都、南京等城市先后發生大面積城市內澇。2012年7月北京再次遭到暴雨襲擊,洪水、內澇給北京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和財產損失,給城市交通也帶來了很多麻煩。 面對全球嚴峻的城市自然災害形勢,2012年聯合國國際減災戰略在其研究報告——《打造強韌的城市》中指出,增強城市在自然災害面前的韌性,降低災害風險,是一個事關可持續發展成敗的決定性舉措。因此,降低各類自然災害對城市生產、生活的干擾和破壞,增強城市應對災害的能力,讓城市在災害面前變得更加強韌,是我國快速城鎮化過程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。